12月23日在静安区双拥办看到,今年以来该区开展各类双拥活动多达100多项,军地走访、双拥联络、互办实事、绩效考评、“三同三进”等各类资料记录详实,双拥工作扎实有序。
近年来,静安区在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社区进程中,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走出了一条“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的创新发展道路,让双拥工作真正与“国际静安”齐名。该区曾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让双拥共建成为硬标准
7月上旬,静安区双拥办依据《区双拥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所属5个街道上半年双拥工作进行考核时发现:上半年每个街道开展双拥活动均达20项以上。
“双拥工作是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的光荣传统,是巩固国防、增强部队战斗力的坚强后盾。历年来,我们把双拥工作放在与中心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谋划。”静安区区委书记龚德庆在区委议军会议上强调,要想双拥工作始终保持活力,必须要自上而下地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机制,使其成为一个硬标准。
近年来,静安区委、区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拥军优属社会化服务的通知》等10多个创新性文件,为双拥工作的高效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驻区部队领导告诉记者,在静安区,双拥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区主要领导坚持双拥难题亲自协调、国防教育亲身体验、军地重大活动亲自参加,并将63个机关部门全部纳入双拥职责范围,使双拥工作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职能工作。
在旧区改造工程中,该区有关部门主动将驻区部队10幢家属楼列入其中,免费实施平改坡、改装双层塑钢窗、外墙外渗及美化。结合迎世博600天行动,该区又将驻区部队2万平米营房纳入区综合整治规划,并实行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使5处部队营院得以整治改造,148户部队家属得到了实惠。
特别是在上海警备区机关办公楼改建工程中,区委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召开专题会议,在扩建规划、资金投入、居民动迁、城建配套等方面,不仅一路绿灯,还提供了一条龙服务,谱写了一段双拥佳话。
让拥军工作成为365工程
“在部队的四年里,我深深感受到了静安区对我们军人的关爱,我们将刻苦训练、踏实工作,给静安人民回报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前不久的爱军精武颁奖会上,武警上海市总队某部战士岳子楠如是感言。
每个月都有活动,真正让拥军优属成为365工程。为使全区双拥工作始终保持高昂热情,区政府还明确规定每年递增拥军工作经费,同时明确双拥办专职机构和人员编制,确保双拥工作一年四季有人抓有人管。他们还针对不同层面的部队需求,相继出台了《支持驻区部队官兵参加地方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意见》等10多项拥军政策,让驻区官兵天天能享受到驻地的关爱,较好地解决了驻军部队官兵后顾之忧。
2006年底,得知驻区部队一名烈士家属、小孩和老人挤在10多平米的住房里后,该区主要领导多方协调,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帮其协调解决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并为其小孩安排了最好的学校、为老人上门提供免费医疗等服务,让烈士全家感动万分。
据该区双拥办提供的资料上显示:依据《区爱国拥军立功奖励办法》,连续十年给驻区部队630个集体和2000多名个人予以奖励;依据《关于支持驻区部队官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意见》,资助120余名官兵取得技能证书;依据《关于对驻区部队家庭生活困难官兵实施生活帮扶暂行办法》,88名困难官兵得到补助,最高个人补助达3万元……
让拥军服务常态化全覆盖
2008年10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倡导下,上海市首家拥军优属社会组织——静安区拥军优属协会成立。如今,36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组成的拥军优属协会,在全区建立了全覆盖的拥军优属社会化服务网络,常年组织各个社区服务单位上门开展“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