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招商引资 >> 投资上海 >> 正文内容

旅游1号警示:无法律规定 出境游保证金有风险

时间:2015-01-15 22:28:38 来源:新闻晨报

  出境游保证金该不该收?该怎样收?又该如何保障它的安全?

  游客张先生去年10月去日本旅游,向上海一家旅行社交了5万元的出境游保证金,约定回国后20天内返还,结果拖了一个月还未拿回保证金,而类似的出境游保证金逾期不还事件近期在全国各地频现。

  针对类似事件,日前,国家旅游局发布今年1号警示,提醒旅游者出境旅游押金风险。

  记者调查了解到,收取出境游保证金已成为旅行社的普遍现象,但相关法律并未对其作出明文规定,收取金额和归还日期也均无相关标准。

  投诉:保证金逾期不还频发

  去年10月,游客张先生通过上海一家旅行社办理签证前往日本自由行,出游前张先生向旅行社缴纳了5万元的出境游保证金,约定回国后20天归还。

  不曾想,等到张先生度假归来,向旅行社要求返还这笔保证金时,对方却迟迟不还,无奈之下张先生只得向市旅游质监所投诉。记者从旅游质监所了解到,被投诉的是成都市神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被投诉的事由是“保证金未及时退还”。

  记者昨日联系到成都市神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夏经理表示,目前保证金已退还给了游客。

  至于为何没有及时退还,夏经理解释,当时与游客约定的是“20个工作日归还”,因为旅行社要在游客回国后,带相关材料到日本驻沪领事馆核实,整个程序走完之后才会退还保证金。“再加上领事馆也有休息日,所以时间拖得长了点。”

  无独有偶,近期北京、南京都曝出了旅行社向游客收取“出境旅游押金”后,逾期未返还而引发游客聚集投诉的事件。如北京某旅行社逾期未返还押金,涉及387名游客,金额高达2411万元。南京一旅行社店长挪用游客百余万元“出境游保证金”,用于偿还个人高利贷。

  乱象:收费和归还均无标准

  出境游保证金在旅游业内被称为“押金”。业内人士指出,一般出境旅游要求游客提供存款冻结证明和归国保证金,主要是为了防止游客滞留国外。但两者存在区别,保证金是交给旅行社做资金担保用的,银行开具的存款证明是各国使馆对出境游游客要求提供的财产证明,这部分钱在游客出境期间是被银行冻结的,“严格意义上讲,保证金是旅行社为了转嫁风险而额外收取的”。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收取出境游保证金已是旅游行业内部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也一直饱受质疑。

  记者从旅游监管部门了解到,他们从未要求旅行社收取保证金,旅游行业内也没有统一的出境游保证金收取规范和标准。包括2009年实施的新《旅行社条例》、2013年实行的新《旅游法》,对于出境游保证金收多少、怎么收,收取范围并无明确法律规定。

  保证金该收多少,不同的旅行社也有不同的标准,而且同一旅行社对不同的人也有差异。成都市神州国旅上海分公司夏经理表示,他们对有些游客收取5万元,有些收取10万元,“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收得少,老人收得比较多”。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副经理殷辉介绍,保证金的收取,主要根据游客个人信息材料反映的情况及目的地国家可能发生的滞留率而定,“欧美发达国家收取的金额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收取的押金就较少。”

  而保证金的归还日期,主要是旅行社与游客双方协商决定,归还日期期限从一周到一个月,甚至半年的都有。同时,由于缴纳保证金有些只是口头约定,并未在旅游合同中注明,因此不少旅行社会出现游客保证金被拖至好几个月未归还的现象。

  无奈:旅行社被罚怕了

  为何要收取保证金?夏经理表示很无奈,“用这种方式只是为了防止游客‘出去了就不回来了’,一旦发生这种事情,旅行社就会受到连带处罚,轻则取消送签权,重则被取消经营资格,实在是被罚怕了”。

  夏经理告诉记者,目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