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商网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上海招商网 >> 宝山招商 >> 宝山要闻 >> 正文内容

宝山打造中国互联网创新实践区

时间:2015-09-06 14:20:22 来源:上海招商网

  地处沪上北部的宝山区,位于黄浦江与长江交汇之处,堪称上海的“水路门户”,更以重工业基地名扬海内外。面对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曾经“钢花四溅”的宝山区如何借力自身基础及后发优势,在这轮发展机遇中实现新的跨越? “从地图上看,宝山地形很像一片叶子,上海是一棵大树。宝山区未来的发展必定要依托上海市这棵大树的发展,才能枝繁叶茂,而这颗大树生长的脉络就是科技创新。”

  近日,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宝山区区委书记汪泓用这样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宝山与上海、科创与上海之间相融共生的关系。“我们的目标是将宝山打造成产业互联网创新要素的聚合地、产业互联网创新成果的策源地、产业互联网知名企业的新高地。” 刚柔并济定位“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 汪泓,上海17区县中为数不多的女书记,言谈举止中,可以让人充分领略到“刚柔并济”的魄力与魅力。而作为传统老工业区的一把手,汪泓对于宝山在全市科创中心建设中的定位和角色诠释,同样体现着“刚”与“柔”融合发展的内涵和理念--一方面,宝山具有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先发优势,此之为“刚”;另一方面,宝山具有新兴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后发优势,此可谓“柔”。 “上海要打造世界级的、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同时,恰逢宝山区重大的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大契机。对我们来说,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到底怎么走,也是多年来我们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汪泓坦言,宝山区是经工信部同意、中国互联网协会2014年认定的全国唯一的“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今年以来,围绕今年市委1号课题,宝山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主动对接上海科技前瞻的大布局,主动对接宝钢等大型央企的转型创新战略,初步确立了宝山打造‘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的功能定位”。

  的确,宝山之所以打出这样的定位牌,正是源于其深厚的“科技家底”--一是新兴产业快速集聚,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上海钢铁交易中心、上海大宗商品信息中心等一大批平台建成使用并发挥积极作用,平台经济成效初现;轨交“三线”载体带动作用明显;产业互联网产业链逐步形成;配套资源不断完善。为此,宝山制定了具体的中期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形成“万千百十”发展目标;到2030年,建成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区,互联网创新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标志性区域,为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重要作用。筑巢引才破解科创建设瓶颈实现“逆袭” 作为上海的老工业基地,宝山区在在科创中心建设方面具备较强的科技家底和优势,但同时也不可避免遭遇转型发展带来的瓶颈和困惑。谈起科创建设进程中的不利因素,汪泓坦言,宝山区作为全国和上海重要的钢铁、港口基地,产业结构偏单偏重。区域内工业、仓储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交通压力、环境污染突出,长期以来给人“重硬黑脏”、“傻大笨粗”的印象。而对于宝山推进科创建设中面临的“人才之困”,高校出身、至今仍是博士生导师的汪泓自然感触颇深,“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集聚了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确令一些外省市艳羡。但是宝山却是另一番情况,目前,我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少,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零,211以上高等院校也仅有上海大学。”说起人才及科研资源困乏的“痛点”来,汪泓毫不讳言。此外,创新人才也很缺乏。虽然宝山区常住人口超过200万,超过半数是外来人口,其中80%以上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人才相对集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博士学历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0.25%,平均每家企业只有0.6人;拥有高级专业技术称职的从业人员也仅占3.5%…… 面对这些“短板”,宝山区

上页 1 2 下页